在线咨询

Online consulting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舒城县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
地址:舒城县实验小学本部行政楼三楼

邮箱:835967453@qq.com

电话:0564—8688352 

主办单位:县教育局、团县委、县妇联

学生家长专线:19159267718  19159267798  19391588918

妇女儿童专线:13856431031

 

职业素养
来源:   作者:舒城县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  阅读:640次

班主任专业化人格的三个特征

这是发表于《班主任之友》2019年第4月的一个案例评析,案例版权归期刊所有。

“教育要走进学生的内心”几乎是一个基本教育共识,我们在专业书籍、成果报告、经验反思等许多场合都会见到对这一观点的肯定。然而,当张老师在梳理完杰的故事之后,发问“教育一定要走进学生的内心吗?”我相信,这不是他无可奈何、自我开解的辩词,相反这正是他笃行职守、深度思辨之后的的成果。结合案例,我们甚至会发现,张老师的发问恰恰体现着一个已经专业化的班主任的人格特质。

“班主任专业化”经由首都师大王海燕教授提出、教育部文件规范之后,被研究者和实践者不断地论证和发展着。现在许多研究者都认为,因为班主任工作“促进学生精神发展”的“特殊性”,以技术为主导的专业化道路并不适用于班主任专业化,“人格本位的班主任专业化”才是更为切适的选择。南京师大的冯建军教授更是直言:“班主任专业化,不能仅仅只追求班主任专业知识技能的提升,特定的人格是班主任专业化走向完善和成熟的重要标志。”事实上,不仅仅我们在教育实践中重复观察到班主任健康人格对班级整体发展的深刻影响,前苏联教育心理学家乌申科夫也早早为这一观点作出了阐述,他说:“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者的一切,只有健康的心灵才有健康的行为。”

班主任专业化亦须人格健康、人格发展和人格专业,成为了“班主任专业化”的新内涵。只是何谓“班主任专业化”的人格特征,目前并无更多展开的研究。而张老师与杰的故事,是拓展和夯实“班主任专业化人格特征”的现象学案例。

张老师班主任专业化人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在情感层面张老师在班主任工作中是高敏感的。

杰加入班级伊始,张老师就留意到了杰的特别,杰“戴着帽子墨镜和口罩独自行走”,“经常走神”,和老师说话时“使劲咬牙,甚至能够听到牙齿摩擦的声音”,和班主任交流时也可以感觉到“他紧握的拳头在颤抖”;他在谈话中留意到清瘦的杰有很多白头发;他在沟通结束后回想杰所说的“被身边最近的人用双眼狠狠地鄙视的那种感觉”……从这些描述,我们可以想象张老师的感官是完全打开的状态,他在静静地观察、感受和揣摩,他感受到杰“内心是痛苦的”、对人是“不信任的”。当杰频频制造“‘惊天动地’的大事”之时,张老师也没有因为可怕的后果而情绪失控、予以严厉的责罚,甚至没有急着给当事人一个否定的判断和结论(毕竟,在此时给杰贴一个“情绪冲动、不服管教的叛逆少年”的标签,几乎是一个自然的选择)。也许张老师也有自己的假设与解读,但是他的做法是,客观的描述事情本身,然后到从杰的成长背景中搜集更多信息、求证特别的行为表现到底是因何而起;最终他为杰的“行为表现”和“成长环境”建立起了内在联系。整个过程中,张老师就像一个不动声色的侦探,对孩子的情绪保持着高度的敏感,用赞可夫的话来说“对一个有观察力的老师来说,学生的乐观、兴奋、惊奇、疑惑、恐惧、害怕和其他内心活动的最细微的表现,都逃不过他的眼睛。”正是因为这一份高敏感,他把问题行为和个体本身做了一个区分,他看到的是因为成长经历而正在经历痛苦的一个人(问题中的人),而不是一个制造麻烦的坏人(有问题的人)。

情感层面的接纳,为后面的工作做好了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心理环境准备。

其次在认知层面张老师在班主任工作中是有边界的。

这里所说的“边界”指的是“心理边界”。“心理边界”,指的是人与人、人与环境互动中形成心理活动限制线。良好的心理边界,应该是稳定而清晰的。

在杰的案例中,张老师首先表现出了他心理边界的稳定性:他拥有积极的自我概念,对自己身份的认识和知觉不会轻易被外部反馈所破坏。我们留意到,杰有好几次对老师善意的拒绝甚至是攻击。例如, 他在历史课上用反把烟吐口水的方式回应老师“好心借课本”的举动;又如,在张老师鼓励 “以后人生的路还很长”,“要掌握在自己手里”时,杰几乎是自我诅咒似的说“我觉得自己能活到三十岁就不错了”。有些老师在这个时候忍不住会生气,因为孩子出格的行为似乎明确是指向自己的;如果老师这个时候又把个人的尊严、教师的体面这样一些感受掺杂到行为的解读中,那么后续的处理就会变得更为复杂。但张老师意识到,杰的错误行为源自他自身对于外部世界的不信任,他应对外部世界的方式就是盲目“攻击”,没有针对任何人,和周围其他人没有关系,不是因为老师做错了什么,更不是老师本身不受人欢迎。认识到学生的错误行为和自己没有关联,理性化解杰对外部世界的恶意投射,这是边界稳定的表现。

同时,张老师的心理边界也是清晰的。他在案例中写道:“面对这类遭遇了巨大家庭变故的学生,班主任最好不要轻易走进学生的内心,除非你是专业的心理老师。”这句话是对题眼“教育一定要走进学生的内心吗?”的核心解读,也体现了张老师对于班主任工作 “作为”和“不为”之间界限的清晰认识。爱学生、想要帮助学生,是为人师长的本分,但哪怕是以助人为根本目标的心理咨询师也会在从业之初被教导“要节制”,因为没有审时度势、没有客观自评、没有规范节制的助人可能会把人推到更远,甚至是害人。心理学大师荣格曾说:“你永远不要有企图改变别人的念头!你能够做的就是像太阳一样,只管发出你的光和热。每个人接受阳光的反应是不同的,有的人会觉得很温暖,有的人会觉得很刺眼,甚至有的人会选择躲避。种子破土发芽前没有任何的迹象,是因为没到那个时间点。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拯救者。”找到与不同种子相处的心灵距离,这是对心理咨询的忠告,亦是对班主任专业工作的箴言。

最后在行动层面张老师在班主任工作中是有弹性的。

杰可能会继续给班级带来麻烦,杰的问题有很深的家庭因素,杰的困难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解决,许多的班主任在此时会陷入沮丧和无能为力感,不再作为、或者停留在行为表面的作为成为了一部分班主任的选择。张老师的选择是,继续行动,有方法有分寸地行动,他的行动是对“心理弹性”的良好注解。所谓教师的“心理弹性”,指的是教师在面对问题和困难时,能够克服困难、迅速恢复,甚至能够从困境中寻求发展的能力。张老师接受了杰与自己的心理距离,不“刻意关心杰”;同时,张老师又注重在集体性的活动展开教育、实施惩罚。在集体活动中,杰会感受到自己不再是被恶意针对的那一个,因为老师的“要求”与“责罚”被其他人分摊;而同时集体活动又提供给了杰一个安全获得与他人肢体接触的机会,这对于安全感缺乏的个体来说,是非常宝贵的经验与支持。上述努力说明,张老师一直在沟通困境中为杰寻找发展机会,而且他也对杰的发展抱有良好的期待,他说“我没有奢望杰能很快地转变过来,但是我相信杰内心的坚冰一定在慢慢融化。”不懈的努力和积极的信念,共同筑就了班主任专业化人格的弹性特质。

综上所述,高敏感、有边界、有弹性是班主任专业化人格的三个特征。

发布时间:2022/4/22【打印此页】
0
上一篇班主任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信息

保存图片,微信识别二维码

  打开微信